嘉祥海盐县“三个聚焦”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强引擎

2023-07-28 18:29:39 浙江省教育厅

近年来,海盐县着力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构建起专业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等“环环链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近五年,累计为当地培养输送技能人才近8000人,职教学生返乡率超80%。


(资料图)

聚焦产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精准度”

一是对接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优化专业设置,调整部分专业招生规模。该县实施“6100”产业链提升工程以来,区域内2所职校形成与之适应、方向鲜明的专业布局。海盐县商贸学校以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为主体专业,海盐县理工学校以装备制造、文化艺术、旅游大类为主打专业,建立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淘汰落后专业机制,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26个专业。近三年,根据该县支柱产业新增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3个。

二是匹配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按照新兴职业、新型岗位工作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推动岗课对接、以岗定课。该县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负责牵头与企业联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考核评价标准、企业导师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形成以实用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针对该县智能集成家居产业的人才紧缺现象,海盐县商贸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智能集成家居产业学院”,打造区域智能集成家居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开发智能集成家居行业设计与安装专业方向联动课程7门。

三是破解企业难题,加快技术转化。围绕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难点,校企合作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以职业院校为主导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与技术转化,破解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等难题,推动实践经验与中职学校理论教育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插上产品升级提档的翅膀。

聚焦产教融合,提升平台建设“契合度”

一是成立职教联盟,打造出校进企新常态。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建立2个职教联盟,实施定向培养,精准满足骨干企业人才需求。出台《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招生与就业、实训与实习、培养和培训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对接“产业”速度。截至目前,该县职教联盟建立“佳乐工控研学中心”等85家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引进11家企业进驻学校实训基地。

二是认定教育型企业,激发深度合作新动能。该县以“教育型企业”评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区域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出台《海盐县教育型企业认定办法(试行)》,通过“专业+企业群”,推进与认定企业的教师互聘共用、人才定点培养。近两年,该县充分发挥“教育型企业”的示范效应,共认定8家教育型企业,完成2批教育型企业复评。

三是创立“产教研联合体”,打造产教融合新格局。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入校参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通过聘请企业部门负责人、技术能手、专家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展特色课程讲授、团队教学研讨、教材研发、课程建设、专业打造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指导能力。截至目前,共聘请50余名企业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建电子产品与工作控制、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3个产教研联合体,高质量完成合作项目,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获浙江省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聚焦机制创新,提升技能人才“适应度”

一是扩大“中高职一体化”招生规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布局中职学校和嘉职院海盐学院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为地方技能人才输送打下良好的生源基础。2023年,全县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合作培养10个专业445人,与嘉职院联合培养招生7个班级315人。

二是强化“双师型”教师培育。制定《校企互派人员挂职交流办法》,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动。构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院任教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工作室”。借助核电等规模企业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优势,聘请全国劳模或省政府钱江技能大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平均每年开展师生专项培训20余次,2022年培养全国技能大赛金牌4人,省技术能手2人。

三是构建“育训并重”工作格局。主动为企业推出“量身定制”的培训服务菜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员工”培训服务,疏通职业培训堵点。通过“1+9”培训共同体统筹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培训班等方式,构建面向全体社会人员的“学历+技能”双提升模式。打造核电高端人才培训、退役军人培训等特色品牌培训项目,以品牌“集群效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该县全年对28家企业的员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超过7500人次,走访帮扶企业307次,派驻企业开展服务22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