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展示我省民间工艺精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福建地域民间艺术,发挥名家示范引领,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力作,福建文艺网对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出的8件获评“第二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宣传推介,本期推出刘文伯作品专题。
第二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资料图片)
《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
寿山石雕作品《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长300厘米、宽15厘米、高50厘米。整件作品用三块寿山石连接而成,力求将福州三坊七巷的南后街全景展现,从而将福州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和当代的中西文化,国家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展现出来。
《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局部
《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局部
《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局部
三坊七巷是典型的闽地民居风格,白墙黛瓦、曲线山墙、飞檐翘角。刘文伯将这些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都体现在了《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中,连民居的门窗镂花不同的细节也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除此之外,老字号小吃店、传统手工艺店铺、水榭戏台、现代快餐店、电影院等应有尽有,尽显三坊七巷的当代风貌。
作品从取景拍照,寻石,审石,构思,创作到独立完成。刘文伯将日常生活片段以石雕的形式记录时代的精彩与强盛,《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中展现了福州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还有当代中西方文化碰撞后的结果。他表示,这件作品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满怀的心力,“它既是我作为一名艺术家对于二十余年从业生涯的汇报,也是我作为一名福州人对于热爱家乡的情感表达。”
《福州印象》创作过程
《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于他而言是一种个人风格的转型与尝试。从艺二十余年,以往他雕刻的作品都是传统山水、传统仕女,在题材上没有突破。随着岁月的沉淀,特别是受《清明上河图》等精品力作的启发,他意识到作品所传递出的价值应是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展现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精神文化内涵,于是便将目光重点放在创作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作品题材上。
除了《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外,刘文伯还创作了《福州古厝之上下杭》《烟台山》等展现福州时代风貌的寿山石雕作品。目前,他着手雕刻的是刻画武夷山风貌的作品《武夷风光》。
《福州古厝之上下杭》
《烟台山》
《武夷风光》(创作中)
“艺术来源于生活。当你走进博物馆,站在古人的作品面前,你是否读懂它。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应当‘与古为徒,与时俱进’而不能‘厚古薄今’。当代人做当代事,我们这一代人多创作一些有文化内涵的当代作品,给当代人去观看,给后人去评说,今天的精品也许就是将来的经典。50年以后、100年以后、200年以后当后人去看作品的时候,它就是历史的见证。”
刘文伯认为,作为一个老福州人,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把福州的城市记忆保留下来。城市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他想用寿山石刻的形式把城市记忆保留下来,让未来的福州人能从寿山石刻的作品反映当代的崭新城市面貌中得到启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刘文伯传统题材作品展示
《江南韵》
《忆江南》
《观瀑》
《荷香秋韵》
《凭栏望江听流水》
《溪山行旅图》
个人简介
刘文伯,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一级/高级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寿山石行业协会会员、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福建省优秀青年雕刻艺术家。擅长高浮雕仕女、山水、荷叶、薄意创作。
2001年《期盼》获中国寿山石国石评选“银奖”。2002年《期待》获第二届风华杯“金奖”。2004年《春江花月夜》获第三届风华杯“金奖”。2005年《江南韵》获第五届风华杯“金奖”。2007年《晚归图》获第十八届如意奖“银奖”。2009年《蝶恋花》获第二十届如意奖“银奖”。2011年《高山行》《江南韵》《薄暮渔家乘水入》获第五届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银奖”;《笑谈山水间》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作品《花季》被福建省博物馆收藏。2014年《美人一顾可倾国》获首届匠心神韵“银奖”。2015年《五美图》获争艳杯大赛“银奖”、《仕女》获第三届中华工艺精品奖“金奖”。2016年《荷香秋韵》获中华工艺精品奖“最佳技艺奖”、《凤求凰》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玉雕“金奖”。2017年作品《江南韵》和《读西厢》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2年。2022年《福州印象之三坊七巷》获第二届民间文艺山茶花奖。
三坊七巷 美术作品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