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乐山师范学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先后建设了“农村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研究团队”“竹资源创新团队”“山地生态旅游创新团队”“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团队”,聚焦民族地区教育、生态、旅游、艺术等领域,把论文写在巴蜀大地上,把成果留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以农村教育研究为己任,大视野开拓乡村教育。团队聚焦民国时期农村教育史料整理、四川特殊教育史料整理、当代农村学校师资建设与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与前沿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先后出版7本著作,获得9项优秀成果奖。同时学校一直关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共派出1573名学生前往大小凉山、乌蒙山区等地接力开展顶岗支教教育扶贫工作,组建了一支教育扶贫顶岗支教巡视指导团队,团队成员走遍所有支援学校,行程上万里,指导学生2670余人次,听课评课近1800节,组织各级各类座谈会近260场次,把知识与方法送到基层,把教研与教改带进课堂,把育人与温暖带到一线。
以林竹科技研究为担当,大情怀助力竹农增收。“竹资源创新团队”专注竹类病虫防控、竹资源创新开发利用、竹类食品开发应用研究,承担科技项目45个,发明专利1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项,科研成果服务全国竹区超20万亩,间接或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
以文旅融合研究为方向,大规划提升乐山旅游文化品牌。“山地生态旅游创新团队”辅导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品牌建设,培训乡村旅游骨干人才,在川贵多地开展旅游规划、旅游品牌创建咨询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为兴趣,大格局挖掘文化艺术瑰宝。“乐山彝族文化传承与研究团队”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采风创作,获得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峨眉扎染、夹江造纸、井研农民画等方面通过开设工作坊、联办画展、研学旅行等聚焦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王永清非遗工坊被命名为乐山市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生态旅游 科技研究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