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杭州湾创新联盟在绍兴成立,以“共建研究院”为主体的该联盟,将着力推动G60、杭州城西、宁波甬江、绍兴等科创走廊的战略合作,加强区域内科创机构协作联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此举无疑为绍兴此前聚焦“3+2+4”产业体系引进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家大院名校设立的共建研究院以及汇聚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等地50多家协同研究院创造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日益成为绍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构筑产城一体整体科创格局
如何使高层次人才留得住?如何让前沿技术更有转化动力?除了部分标杆性研究院的“尖端突围”,更重要的是围绕城市整体发展导向,一体谋划布局科创平台,全力打造体系完备、支撑有力的创新雁阵格局。
为集聚更多优质创新资源,绍兴以科创大走廊整体建设为基础,积极实施共建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工程,全面覆盖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视觉等战略型新兴产业,(下转A2版)
(紧接A1版)以筑底强基、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相继出台《绍兴市引进共建研究院管理办法(试行)》《绍兴市产业研究院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绍兴市共建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实现错位协同、全市共享;在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经费“包干制”试点、院长年度述职、科技成果赋权等六大突破性举措,持续激发主体创新活力;在深化协作方面,成立绍兴市研究院联盟,与清华长三院签约共建鉴湖碳中和实验室等,全面打响开放合作的品牌。
“我们将带动更多产业化项目引领示范,积极推动科创要素在长三角地区持续积聚、共建共享。”清华长三院负责人黄开胜在6月24日举行的环杭州湾创新联盟启动仪式上表示。
“三链”融合形成要素裂变效应
如何更好地推动校地共赢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畅通融合、精准赋能是关键。近年来,绍兴市按照“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思路,通过自主立项、横向课题、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引导共建研究院与本地企业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全市研究院共授权发明专利120件,签订总金额达2.2亿元的技术合同1378项。如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聚焦钠离子电池产业,成功孵化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共建研究院的成功打造正愈发成为各类人才心向往之、创新创业的“蓄水池”。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市研究院共引进重点产业领域人才145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研发人员491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开始,新昌企业吸纳132名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按照“在校学习一年、企业实践2年”模式,参与攻克难题260项,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2亿元。“希望这种模式可以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破解中小企业人才紧缺困境的一个路径。”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院院长胡旭东这样说道,其研究团队也依托在企业的深入实践,成功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积极营造创新发展最优生态
“首次例会后,我们归集整理11家研究院的28项具体困难,已根据职责逐项分解、销号落实。”在绍兴市共建研究院第二次季度例会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前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绍兴市创新实施研究院季度服务例会机制,作为全市重点人才工作推进例会机制的重要内容,已形成问题征集、例会协调、分解落实、销号办结、跟踪反馈闭环服务模式,并通过建立共建研究院领导联系制度,畅通常态化问题反馈渠道。目前,全市已为共建研究院“一对一”配备联系领导、服务专员、联络员93人,帮助破解人才公寓、公共交通、政务服务等方面重点难题45项。
与此同时,绍兴市聚焦研究院发展初期资金缺口较大、成果转化度不高等问题,迭代实施人才新政、科技新政等高含金量扶持政策,实行政府主导(引导)、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研究院自主运行、独立核算、不定级别,形成招聘自主化、薪酬激励市场化、收益分配企业化的“自我造血”机制。目前全市研究院已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具有区域协同力、影响力的创新体系正逐步成型起势。
欲筑通渠连校地,开窗放入大江来。绍兴现已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绍兴科创大走廊纳入省级战略布局,鉴湖实验室入选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至全国城市第27位,有力引领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可以想见,随着环杭州湾创新联盟等一批开放式平台的启动建设,绍兴必将以更为积极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征程,为推动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更多人才科技案例。(陈浩飞)
科创走廊 环杭州湾创新联盟 高端生物医药 先进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