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全球最高的盐山:高530米重约3亿吨,游客必须每人带1公斤走)

2022-12-18 06:28:16 热点网

大家外出旅游时,是不是都喜欢游览一些名胜古迹,特别是名山大川,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呢?

其中,人们总是对登高望远情有独钟,能让人有一种征服自然的成就感,无论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活火山富士山,还是崎岖陡峭的华山,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资料图片)

那么,有人爬过盐山吗?

01 一个不会缺“盐”的小镇

在德国中部地区的黑森州,有一个小镇名叫黑林根,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来此地观光旅游。

和别的德国城镇不一样的是,黑林根小镇最出名的旅游景点既不是庄严肃穆的教堂,也不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而是一座盐山。

这座盐山高达530米,占地98公顷,远远看去整体洁白无瑕,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平地里冒出来的一座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还会闪闪发光,当地人也会称它为“白山”或“日光山”。

如果你走近它,就会有惊奇的发现——这座“山”上都是白色的小结晶体,摸起来还有种磨砂质感。这些小结晶体就是盐,它们一粒粒堆积起来形成了这座宏伟的山峰。

可能有熟悉地理知识的人会产生疑问:德国只有北边地区是靠海的,离黑林根小镇所在的中部地区可远着呢,黑森州连个盐水湖都没有,怎么会形成盐山呢?

可不要被“盐山”这个名字骗了,其实它并不是天全球最高的盐山:高530米重约3亿吨,游客必须每人带1公斤走然形成的,而是个“人造山”。

虽然钾盐也叫“盐”,但这可不是我们平时烹饪菜肴时放的盐,虽然也和食盐一样能溶于水,常见的形态是呈微白色的立方体结晶,有玻璃光泽。

乍一看和食用盐别无二致,但它的味道又苦又咸又涩,尝一点就能让人五官扭在一起,且人体食用钾盐后会缺碘,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所以钾盐是不可食用的

其实,德国本来就是钾盐的主要生产国。1839年4月,德国钻探盐矿时发现了钾盐矿床,此后发展钾盐工业,使钾肥的施用量迅速增加。1904年,德国人又在上莱茵河发现钾盐矿床。

1910年、1915年德国和法国的两个钾盐矿床开始工业规模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几乎控制了世界的钾盐市场。

钾盐主要用于制造钾肥。主要产品有氯化钾和硫酸钾,是农业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

几十年前,这个小镇还是个有些低洼的平地,当地政府在开发资源时,发现千百年来的地质结构变化使小镇的土地下面蕴含着丰富的矿藏,其中又以钾盐矿占据了大多数,从中可以提取出大量钾盐。

于是,嗅到商机的德国肥料厂纷纷和小镇政府签订了长达几十年的钾盐矿开采协议。

02 带来了金钱,也带来了麻烦

取得开采权后,人们把矿物运进加工厂,据说刚开始的那几年,厂房的机器轰隆轰隆地彻夜长鸣,商人们的生意如火如荼。

但是,钾盐矿的利用率只有35%,也就是说,剩下65%的钾盐都是无法利用起来的工业废料。

对于这些废弃钾盐,当时还没有比较周到的处理方法,受限于科技,它们的再利用率也不高。于是这些加工厂只是简单地把它们集中堆积起来,像垃圾填埋场一样统一处理。

当时通常的处理办法,是依靠自然雨水把这些钾盐都溶解冲刷掉,这个方法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当地工厂忽略了一点——这些钾盐太多了,雨水冲刷的速度和堆积的速度比起来简直是乌龟和猎豹的区别。

当地人戏称:“咱们这儿以后真是不愁没盐用喽,如果这能卖出去,我们小镇肯定富可敌国!”

众所周知,德国人严谨的性格是出了名的,他们的“强迫症”在丢弃废料这件事上也会发作。

他们不只是简单地把钾盐堆成小山丘,而是煞有介事地把它修整成有些许棱角的、整体上呈现出梯形的“山峰”。

久而久之,堆积的钾盐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就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巨大盐山。

黑林根小镇的居民欢迎加工厂,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然而对于盐山,人们却是怨声载道。

惊人的钾盐量已经无法单纯靠自然力量去排解,何况处于温带地区的德国终年降雨量也不大。

雨水冲刷时,水中的含盐量过高,当地的耕地农田就会被流水腐蚀,逐渐变成了不适合作物生长的盐碱地。

盐碱地指的是土壤表层积聚了过多盐碱成分,对农作物有害的土地。盐碱土会对农作物的根直接产生毒害,并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使作物吸收不到所需的水分,说盐碱地寸草不生也不为过。

人们日常饮用的地下水也遭到了污染,检测后发现地下十米深的井水处的含盐量就已经超过正常标准的49倍了。

天气热时,镇子里的岩石甚至都能渗出盐晶。

破坏环境只是一瞬间的事,但修复环境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

尽管人们已经着手治理盐碱地,但遭受污染的土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最后治理一直处于半放弃状态。

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居民们不敢喝自来水,只能从别的城镇进口粮食蔬果和纯净水,赚的钱和没赚的一样,很多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迁居外地。

03一人一公斤的“奇葩”规定

当地政府收到了大量关于盐山的投诉,要求政府把盐山清除掉,还给人们正常的生活。

官员们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们也是小镇当地人,对盐山的影响有切身体会;另一方面是政府与加工厂签订的条约还有好几十年,无法单方面毁约。

直到一位官员听到两个镇民闲聊说起这座盐山。

盐山所处的位置本就和小镇城区相距不远,人们每天出门都能看到盐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个官员在上班的路上,听到一个阿姨在向一个卖东西的老大爷抱怨:“这东西真是越来越贵了,都怪那座讨厌的盐山。”说完还气愤地指了指远处的“大盐块”。

老大爷无奈地耸耸肩,附和道:“是啊,真不知道这盐山要杵在那里多久,除了好看点一无是处。”

这个小对话给了这位官员灵感:对啊,撇开造成的危害不谈,盐山看上去还是很赏心悦目的,可以尝试做成观光项目呀!

他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旅游部门的同事,同事听后认为这确实是条妙计,于是,政府开始进行盐山观光点打造计划。

政府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好奇的人前来小镇旅游,毕竟都知道有火山、雪山、冰山、石头山,盐山可是头一回听说。大家都想来一睹盐山真容。

观光客发现这座盐山真的就和雪山一般洁白,但一点都不冰,也不像雪山那样难攀登,纷纷对此啧啧称奇。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盐山就成了小镇的一个标志性“地标”景点。

政府对于盐山的来历毫不避讳,坦言这就是人类盲目追求财富而不顾自然环境的一个活生生例子,所以进入盐山游览的门票只需要3欧元,不另收其他任何费用。

除了一个小小的附加条件——每位游客在离开时,都必须带走盐山的一小部分,即起码一公斤的钾盐。

把盐山开发成旅游景点,除了把盐山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再利用,给当地除了钾盐矿别的创收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把盐山消灭,消除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

虽然一个人带走的钾盐量对整座盐山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只要愿意出力的人足够多,十个人就是十公斤,一千个人就是一吨,日积月累,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把它完全移除。

盐山作为景点能吸引很多游客,带来收入的同时,通过带走一公斤钾盐的附加条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移盐山”的行动中,真可谓是一石二鸟。

04 环保之路任重道远

不过,正如上文提到过的,钾盐是不可食用的,那么游客们带回去能有什么用处呢?他们接受这个条件吗?

显然小镇的旅游部门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让从外地来的人们不排斥这个条件,他们把每人要带回去的钾盐都称重打包好,并染上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游客在离开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罐带走。

当然,盐山登高路线上的醒目之处,都有“禁止食用”的标志,工作人员也会在沿途引导时和游客们讲解钾盐的危害,以及再三叮嘱人们带回家后要放在孩子和宠物够不到的地方,以防误食。

此举获得了大量好评,毕竟谁能拒绝五彩缤纷闪闪发亮的一罐粉末呢?还能为环保出一份力,何乐而不为?

人们把钾盐带回家作为工艺品装饰在家里,也是来自一个德国小镇的警醒,提醒人类缺乏环保意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当地居民也十分支持这个有些特殊的旅游事业,平日里喜静不爱热闹的德国人为了尽早清除盐山,会主动向外地人介绍本地的历史故事,还会时不时地举办一些活动,邀请游客参加,宣扬环保理念。

这里的学校也会开设相应的课外活动,参观钾盐加工厂和盐山,讲述先辈们所犯下的错误,以史为鉴,教导孩子们即使盐山消失了,也不能重蹈覆辙,要继续传承和贯彻环保精神。

如今,盐山附近还开设了“盐山博物馆”,里面讲述着盐山的历史,还展出了一些用盐山钾盐创作的工艺画、艺术品等。

每个来参观的人都会被馆中炫彩细腻的钾盐画和造型各异的钾盐雕像所震撼。

由于加工钾盐矿的协议还未结束,盐山的高度还在逐年增长,每年的海拔都会上升5米,尽管和一开始相比已经有所克制,但盐山问题还是十分严峻,不知道依靠游客的力量,把盐山移平还要多久呢?

大自然是很公平的,地球经历多么长的岁月才演化出如今宜人的气候、壮丽的山河、丰富的资源,人类只图眼前的利益,那么大自然只能要求人类花上对等的时间去修补。

人类历史上因为污染环境而自食其果的事例数不胜数,盐山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1953至1956年间,因当地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后,出现了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的事件,死亡率达38%。

还有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了大气严重污染,从而使5900多名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

1930年的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也是人类发展经济过程中急于求成而造成的悲剧——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所幸的是,比起上述几起事件,并没有人因为盐山而失去生命。

随着科技的发展,钾盐矿的开采和利用已经科学了很多,产生的废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再利用,从而减少污染,但污染已经发生,环保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的行动理念和生活方式。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污染史,因本身认识的局限性,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承认、反思和行动。

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需要承担起自身的环保责任,减少或者淘汰会造成污染的产业,研发更节能高效的科技手段。

我们个人能做到的环保事情还是很多的,比如随手关灯,出门尽量步行,选购新能源汽车等。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类的事业。

参考文献

《钾盐开采和研究进展》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钾盐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