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一则“因航班延误缺考复试考研生崩溃大哭”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3月26日下午,该考生所报考的学校决定批准因极端天气原因交通延误的同学,可向学院提交证明材料,按流程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学院已主动联系了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同学。
这位安徽的考生,原本要报考广东工业大学,因为航班延误而错过了24日的复试。他在网上分享这段经历以后,很多网友为他出主意,学校也给了他重新参加复试的机会,这样的结局让人欣慰,高校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也值得点赞。
给延误的考研生一次补考的机会,是特殊照顾吗?当然谈不上。因为从新闻来看,从收到复试通知开始,该考生很积极地准备行程。之所以错过复试,除了天气的不可抗力因素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方面预留的准备时间太短了——3月22日官网通知,24日就复试,只预留了一两天时间。
对外地学生来说,如此仓促的行程安排,显然不够友好。像新闻中的当事人,23日前往外地考试,正好赶上航班延误,尝试其他交通方式也来不及,几乎没有什么缓冲的余地。因此,学校给延误的学生安排复试,也是弥补行程安排欠妥的不足。
但不可否认,该考生能够争取到复试机会,舆论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受影响的考生没有在网络发声,事情没有发酵,没有登上热搜,那他是不是就失去了机会呢?
此外,对于此次复试来说,即便延误的考生有机会重考,也是一种事后补救,未必谈得上绝对公平。一方面,对那些已经正常参加了复试的学生来说,他们难免会担心,两场复试是不是会被公平对待?另一方面,被耽误的学生心态多少会有波动,是否影响复试结果,同样是一个未知数。参加复试还得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也是一种折腾。
研究生招考,一年只有一次。对学校而言,这是遴选人才的重要时机;对考研生而言,它可能不只是提升学历的机会,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契机。所以,为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尽可能避免一切场外因素的影响,实在太重要了。
就像很多网友提到的,学校方面在安排复试时,完全可以预留更多时间,给考生们留有更充分的缓冲余地,以便他们做好复试前的准备工作。研究生招考本身就是面向全国展开,如果通知下发两天就组织考试,那对外地学生来说可能造成不公平。如果因此错过一些优秀人才,不仅是考生的遗憾,也是学校的损失。
在此次事件中,好在学校面对舆论及时回应,给了考生参加复试的机会。但此次风波也是个提醒,学校方面不仅要有人性化思维,在涉及考试公平的重大事项上,更得安排好各项流程,真正为考生着想,把细节工作做到位。唯有如此,才能少一些可能产生争议的“特事特办”。(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