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每月收入仅3000多元,他建议增加投入,使博士生每个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实现培养顶级人才的目标。此言一出,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关于青年学者的待遇问题,此前曾有不少讨论。早在2007年,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就曾建议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去年全国两会上,也有委员建议完善博士生奖资助体系,适当提高博士生待遇。说博士生像“乞丐”,或许有些夸张,但包括博士生在内的青年学者待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补贴,执行的是2017年的标准: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按照统一标准算下来,博士生的基本补贴,每月1500元都不到,低于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样的状况,让很多博士生挣扎在生活的最低水平线上,生活都无法保证,更遑论专心科研了。
很多网友认为,博士研究生作为在校学生,不应以工资标准去衡量收入。诚然,博士研究生说到底还是学生,但我们也要看到博士研究生在学生群体中独特的窘境。说起学生,社会的印象更多是“还是孩子”,但博士生往往不属于这一阶段,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到了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不免陷入这样一种窘境:一边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生需要承担科研任务,完成科研使命,一边作为配偶、家长、子女,承担着养家糊口、教育后代、还贷还息、赡养父母的责任义务。他们是学生,但也是一批年龄大、责任多、没工作、收入低的学生。这是客观现实。
现在越来越多的硕士生表示:除非特别热爱科研或者准备以后当大学老师,否则一定不要读博士。我认为,这并不是功利主义心态,而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博士研究生的待遇已无法满足这个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这种心态和选择取向,值得我们深思。
试想,如果所有人都对博士的清苦前景望而却步,或者在就读研究生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解决收入问题上,是否会让高精尖产业、科学理论研究逐渐丧失后劲?有必要认识到,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补助过低,耗损的不仅是年轻学子投身科研的热情,最终也会伤害科研和创新本身,不符合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
要让博士生能够安心科研,光靠情怀不行。提高博士生的待遇问题,不仅需要高教界来呼吁,也需要引起国家层面和整个社会的重视。
一方面,教育部门在继续加大研究生奖助投入的同时,也应适当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生活补贴,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奖助政策体系。于高校而言,也要妥善统筹学费收入、科研经费、社会捐助等资金,把钱真真正正花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刀刃上。
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在资金下达过程中,卡在“最后一公里”。此前就有博士生助研津贴被克扣或迟发的报道,而学院和导师对经费、奖金、补助等往往具有很大的裁量分配权,如何保障相关补助最终能落实到博士生身上,也需完善制度防止“跑冒滴漏”。
上海财经大学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