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天下|高温、暴雨、狂风频发,极端天气是不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2023-07-30 07:11:39 海报新闻

连日来,随着台风“杜苏芮”袭来,中国多地经历了狂风暴雨和滚滚洪水的侵袭。

另据新华社报道,近一段时间以来,极端热浪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肆虐。北美、亚洲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气温已连续多日超过40摄氏度。世界气象组织本月18日警告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热浪的数量已增加了六倍。


(资料图片)

极端天气究竟所为何来?是否与气候变暖有关呢?

何为极端天气?何为气候变暖?

众所周知,天气和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极端天气是指某个地点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非常罕见或异常的天气现象,如暴雨、干旱、热浪、寒潮等。极端天气可能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影响。

而气候变暖是指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特别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 这些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长波辐射,使得地球难以散热,从而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根据相关报道,全球平均温度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持续上升,现在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2℃,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11~2020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特别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

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冰川和积雪的减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受损、农业和水资源的减产、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威胁等。 气候变暖也可能引发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例如海洋酸化、森林退化、珊瑚礁白化等。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文书和行动计划,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 这些协议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能力,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合作和交流。但是,要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还需要世界上所有国家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力合作,携手前行。

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有无关联?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暖是否相关?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了全球每个地区的许多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自2014年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观测到的热浪、强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等极端现象的变化,特别是将其归因于人类影响的证据已经加强。一些极端事件在观测记录中是前所未有的,并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而增加。

具体来说,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以下一些影响:

热浪:由于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极端高温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所有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在世界许多地方,超过40°C甚至50°C的温度正越来越常见,对人类健康和福祉构成了重大威胁。

强降水:由于大气温度越高,其中含有的水分就越多。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强降雨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已经增加,并预计这种情况将继续下去。全球每升温1°C,日极端降水事件预计将加剧约7%。

干旱: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预计受干旱影响的土地面积增加,并且更频繁和更严重。干旱是一种缓慢发生但影响严重的灾害,会影响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

热带气旋:预计强热带气旋(4-5级)的比例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从而增加日益增长的沿海人口的脆弱性。有证据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热带气旋的路径,特别是在西北太平洋地区。

当然,上述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地区、季节、时间尺度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另外,极端天气的发生也受到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大气环流、海洋流动等。

总之,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影响。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观测数据来提高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变暖的风险,以及增强我们对极端天气的适应和减灾能力。

气候变暖的发现历史

气候变暖的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一些科学家开始注意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地球的温度之间可能存在着联系。

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傅里叶(Fourier)提出了温室效应的概念,认为地球的大气层能够阻挡部分地球表面反射的热辐射,使得地球比没有大气层时要暖和得多。

1859年,英国物理学家泰恩德尔(Tyndall)实验测量了不同气体对热辐射的吸收能力,发现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都是强效的温室气体,而氮气和氧气则几乎没有吸收作用。

1896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Arrhenius)计算了二氧化碳浓度与地球温度之间的关系,估计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温度将上升5摄氏度;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减少一半,地球将进入冰河时期。

1938年,英国工程师卡兰德(Callendar)分析了近百年来的温度记录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发现两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并认为这是由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

1958年,美国化学家基林(Keeling)在夏威夷毛纳罗亚火山上开始系统地测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绘制出了著名的基林曲线(Keeling Curve),显示出二氧化碳浓度呈现出持续上升和季节性波动的趋势。

197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了查尔尼(Charney)报告,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3摄氏度左右,并指出这将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1988年,联合国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负责评估有关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和应对措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并定期发布评估报告。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防止危害人类福祉的危险人为干扰气候系统。

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了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和机制。

201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21),通过了《巴黎协定》,旨在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努力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并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碳市场和资金转移机制。

中国一直在努力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近年来,中国为应对气候变暖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绿色低碳转型脚步不断加快。

制定了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协同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据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搜狐、新浪等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