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剑 || 河南有个乡村教育家,与陶行知齐名。王拱璧与青年村的故事,代代传颂!-天天实时

2023-06-06 02:54:08 顶端新闻

乡村教育家王拱璧


(资料图片)

王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实验在全国风潮渐起。以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纷纷走出书斋,离开大城市,深入农村,致力于乡村教育探索,成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而同一时期的河南,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乡村教育家,他就是王拱璧。

王拱璧,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他幼读私塾,天资聪慧, 勤奋好学。十六岁考取西华县小学堂,第二年考入陈州府(今淮阳)中学堂,不久免试进入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王拱璧受同学林伯襄之邀,参加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的筹建工作,并任体育音乐教员。

1917年夏,三十一岁的王拱璧考取了全国公费留学生资格第一名,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回国。他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而是把眼光放在了位于中原腹地的农村老家,在心中描画了一幅“人人有劳动,人人有书读,家家有地种,贫富有饭吃,男女有权柄”的新型农村画卷。

这幅农村画卷的重彩之处就是“新村实验”。王拱璧把家乡周围的4个村子编在一起,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自治村委会,命名为“青年村”(沿用至今)。号召村民学习生产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鼓励村民养鱼、种莲、种苇,增加家庭收入,青年村一时成为远近称颂的农村乐园。

这幅画卷的另一笔重彩是兴办乡村教育。王拱璧把父亲创办的崇实小学堂更名为“青年公学”,成立校董会和教育研究会,亲任校长,实行民主管理。青年公学以“劳动”、“健康”为中心,推行“农教合一,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职员“各本良职,各尽其能”,经常带领学生到田间 、果园、蚕室或木材工厂等地进行直观教学,着力开启民智,培养农林人才。

王拱璧创办的青年公学,是河南省最早的一所农村中学。1925年,《北京晨报》报道了青年公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村制。青年村一时声名大振,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前来参观的记者、学者和官员络绎不绝。国民政府教育部特意表彰,颁给王拱璧一枚二等金质嘉禾奖章,河南省政府送来一块“惠嘉青年”的匾额,表彰王拱璧的办学功绩。冯玉祥专门派人到青年公学调查,并捐献3000元资助王拱璧办学。

令人遗憾的是,青年村遭到土匪和地主豪绅武装二千余人的袭击,损失惨重。王拱壁不得不忍痛离乡,携眷迁往开封。到达开封后,王拱璧先后出任《河南民报》总编、河南大学教授、东北大学教授。同时,他还一直遥领青年公学校长,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青年公学募捐,还经常保荐进步知识分子到青年公学任教。

1942年春,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王拱璧,再度回到家乡。他将青年公学改为青年中学,继续从事乡村教育的探索。

解放后,年已六十五岁的王拱璧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委员,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省图书馆副馆长。

王拱璧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将青年村的财产全部捐给“青年中学”,将在河大工作时的房产捐给河南大学,将在省图书馆的住房捐给省图书馆。

王拱璧故居,是一处四合院,位于青年中学(原青年公学)院内,砖瓦结构。房顶小瓦紧扣,屋脊青砖相抱,虽久经风雨浸蚀,仍然巍然屹立,坚固如初。

青年中学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王拱璧的汉白玉雕像。王拱璧右手高擎,左手握卷,坚毅的目光,凝望着远方。

作者简介:王剑,男,作家,青年评论家。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莽原》《当代作家评论》《名作欣赏》《南腔北调》《奔流》等报刊。著有诗集《溅在思绪里的泥巴》,散文集《履痕犹在》,文学评论集《冷火焰》。曾获首届林非散文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散文诗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