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为深入、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攀枝花市仁和区教体局在强化作业管理、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积极鼓励学校深入挖掘校本特色、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融合特色发展,推进课后服务多样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把课后服务融入书香校园建设。全区各中小学长期坚持开展“课前一吟,课后诵读,周周赏析,亲近经典”等多类型的课后服务,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校园特色。平地镇中心学校以“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为载体,将优秀的传统国学经典文化融入师生的生活之中,获评全国第二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称号。各学校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把经典诵读活动纳入课后服务体系,通过诗、书、画、演等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展现校园文化特色,增强了学生人文素养,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课后服务融入传统文化传承。全区各中小学立足区域民族实际,坚持文化传承、艺体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优秀学生艺术社团培育为抓手,利用课后服务开设以书法、彝绣、舞蹈、扎染、砚雕、戏曲等体现民族特色的艺体社团,培育学生特长,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校园特色。这些艺术社团的活动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把课后服务融入“五育并举”。各学校把课后服务与学生品格培养、实践活动、身心健康有机融合,聚焦健康体质提升,开设了篮球、足球、武术、劳动等课程;聚焦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开设了美术、舞蹈、器乐、合唱、书法、播音主持等文艺课程。聚焦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每期安排学校与各类研学基地、青少年实践基地、科技馆、社区活动中心合作,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价值功用。各学校坚持课程设置与“五育并举”相统一,打造了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劳动教育类5大社团,开设篮球、武术、劳动等145个特长类课程。按照“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聘用人员”的模式,精选器乐、体育、美术、书法、舞蹈、曲艺等专职辅导教师79人,精心指导开展课后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