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看:在成长的临界点上飞跃

2022-12-29 11:20:55 中国教育报

在成长的临界点上飞跃

刘笑天

良师小传:刘笑天,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

扫码观课


(资料图片)

《琵琶行》

执教者:刘笑天

我生活在一个教师之家,父亲、岳父都做了一辈子教师,他们的师生关系保持着淳朴的本色。还记得,父亲去世时,多位年过八旬、白发苍苍的学生躬身与他告别,我深切体味到“老师”之义。而我的挚友中,在教学与专业上精益求精者有之,含赤子之心甘为孺子牛者有之,都令我钦敬不已……

如今,我从教三十余载,体会最深之处莫过于不断突破成长的临界点,从而实现质的飞跃,再突破、再飞越,不断精进。

超越舒适圈

1994年10月,我在威海参加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的山东省高中语文教学十佳比赛,那年我26岁,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执教篇目是《水调歌头·游泳》。课间遇到省教研员吴新田老师,他满脸笑容地鼓励我:“课上得很有才气。但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是想象,不是联想。当一名优秀教师,知识功底要扎实。”这番话令我至今铭刻在心,它提醒我当老师始终要反思自我,在治教做事上我从吴老及诸位同仁那里获得专业成长突破和提升的意识、习惯和平台,受益匪浅。

青年教师成长首先要摆脱荣誉带给自己的羁绊。有些青年教师在获得某项荣誉后,容易自满自足,许多基础不错的“苗子”就此泯然众人矣。其实比赛获奖更多说明一名教师的教学素质相对出色,并不意味他对学科教学有深刻认识,教育教学的提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反省自己,我有五六年在课堂教学上进步迟缓,更多的是因为杂览和玄想所占时间过多,研究教学规律的时间太短。年长之后,我时常告诫自己,也常与年轻同道交流分享此中教训。

其次,谋求建构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认知。我个人更乐意执教文学作品,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去挑战自己不擅长的课型、文体,执教口语交际课、高考“科技说明文”阅读“推断”考点探究课,还在几无资料参考的情况下执教过宗白华先生的文艺随笔《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师的行动价值需要通过一千节一万节课和几十年的精耕细作才能实现,但这也只是“教了几十年书”而已。要突破这一点,必须主动探求教学规律,建构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认知。

读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印象深处有一句话:“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真正的饕餮盛宴永远拒绝作秀,豪华落尽见真醇,那是大师的境界。既不玄奥,更不神秘,常常在不经意之间。我们不一定能够抵达此种境界,但是一定要为此付诸努力。

再其次,要从课堂教学层面跃升至引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有机缘参编新课标选修教材,我由开始懵懂青涩,到后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把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融合在一起。再后来为一家出版社编写语文学习用书,实际上是在寻觅一条学习母语的理想路径,内心定位清晰而明朗。李希贵先生为拙作《母语教育行思录》作序时说:“笑天反复强调‘积累母语文化基本语汇、习练母语表达、深味母语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体现的正是他在这一领域的思索探讨。”

我喜欢引用德国学者洪堡特的观点,把母语教育的使命定位在构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格局上,并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岂非任重而道远?后来,我致力于在学校与学生一起建设校本课程,把这些无比宏大的目标切实地落实到一间间教室中。

可以说,每次从自己的舒适圈层中超越出来,我都在经历一次蜕变。

变“讲堂”为“学堂”

从教一门学科到教学生学习一门学科,关键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学习向领导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我认为,作为教师能激活学生内驱力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而我是他们可信任的、有分量的陪伴者、引领者。

譬如学习文言文,最难处理的就是学习文言知识,不少教师割裂文意,进行孤立、低效、重复记忆,违背了文言文学习规律。我执教《师说》,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在通读课文、理解文意基础上,找出自己认为本文最为典范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现象、典范句子,与同学老师分享。老师也有一份答案,借此测试一下师生同学的“心理默契指数”

每个学生都不乐意重复别人的观点,在持续更新中,一篇文章的知识学习、文意理解等方面的难题借助这种自然生成迎刃而解。我在具体的教学中,着重考虑使用何种优质策略达成目标,提高教学的技术含量和科学含量,这有助于学生生发更为丰富的创造性见解,从而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把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一篇课文,我不是静态地、单维地、学术化地进行解读,而是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对教学思路进行科学、优效、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

比如教读《琵琶行》,诗歌用大量篇幅描写琵琶女和作者的陈述感慨,丰富了诗歌的悲剧内涵。如何引领学生解读这一部分内容,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我进行了三个不同梯度的问题设计:

问法一:作者听完琵琶女演奏后泪湿青衫,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为何发出这种感慨,从诗歌里找出答案。

问法二:作者为什么听完琵琶女演奏后泪湿青衫?

问法三:《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几乎纯粹描写音乐,而本诗后三节诗歌没有描写音乐,是否可以删去?

三种设计适合基础不同的学生群体:第一种最易于发现具体问题,第二种增加了思维强度,第三种“留白”最多,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充裕,挑战性最强,也在更高层次上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思维飞跃。所以教学不可以用静态的方式论其高下,要参照学情进行评估。

变“讲堂”为“学堂”,知不易,行更难。

做有长度和深度的研究

为了不断突破专业发展的临界点,我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持续做研究,努力延展个体研究的长度和深度。

首先,研究必须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研究的路径很多,可以做课题、做项目、参加教学成果评选,借助主管部门和学术平台对自己的教学研究进行引领。我因为懒散迟钝,虽然不做课题、不拿项目,但并未惰于做研究,市级教科研部门让我与同行分享经验,我就定了一个题目《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猪跑学”》,“猪跑学”是启功先生的说法,只要你用心观察过、体验过、思考过,那么研究一定会有独到原创的发现,又何必拘泥于某个名目。

其次,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实践,但要防止过度的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泛滥、庸俗化,会导致视野逼仄、目光短视、急功近利,许多情况下做出的成果程序齐全、套路完备、没有瑕疵,但是缺少特质、生机和创造性。我早年写过两篇文章《语文教材建设的多维思考》《阅读教学导向应该重新定位》,研究对象都是“老虎吃天”的问题,自己的学养驾驭不了,然而因为年少无知无畏,率尔操觚,竟然完成了,蒙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厚爱,给予全文转载。现在重读颇悔少作,为自己的“不成熟”而脸红,可是心底仍然非常珍惜那种求真唯实的“少年气”,它是突破自我研究瓶颈的法宝,应该一生葆有,当然这与夯实学养基础并不矛盾。

再其次,教学研究中,与兼容并包同样重要的仍是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思维品质、审美趣味、优雅表达,是教学研究的硬伤、内伤甚至致命伤。有了独立思考,你不会轻信、盲从,不会被所谓“金科玉律”捆住手脚、束缚心性。

譬如针对大概念教学,我写过一系列根植于实践的文章,以为必须理性认知,进行本土化实验,进行学科化实验,拿来之后,细细咀嚼,慢慢消化,然后烹制出有营养、有滋味、有创意的菜肴,才真正有益于学科建设与学子成长。

理学家程明道有诗《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中境界“万物静观皆自得”“男儿到此是豪雄”,都是我一辈子学做老师的自我勉励。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看似无所不能了,然而教育的首要功能永远在于立德树人,这需要你我将超越自我的旅程延伸至无限。

男儿到此是豪雄 青年教师 一定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