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郑国光
2016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和重点任务,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地震局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坚持人才强业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奋力谱写防震减灾工作新篇章。
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这启示我们:要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从被动防震减灾转变为更加主动防范地震灾害。相应地,防震减灾工作要从侧重地震灾害发生之后转变为关注地震成灾之前,分析和研判地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风险,及早应对,未雨绸缪,从而更加科学、全面、主动、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同时,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进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
构建防震减灾工作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震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工作新格局,编印了《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发布了6个专项规划和26个省级规划。充分发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加强部门之间合作和资源共享,健全动员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有序参与,形成防震减灾多元共治新模式。与近40个部门、地方及高校加强协作,签署了10多个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地震灾情应急防范督促检查,发挥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突出法治保障,加快形成以专项法律法规为主干、相关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相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目前,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地震灾害潜在风险不断聚集,而人民群众对减轻地震灾害、实现安全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然而,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依然薄弱,重救灾轻减灾的思想还比较普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要坚持关口前移、突出重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地震灾害风险源、危险点的排查,实行地震灾害风险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责任制,加快推进地震业务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建设,加强区域、军地、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大力推进活断层探察、地震风险区划、减隔震技术等的广泛应用,研发地震灾情快速收集、评估技术,提高抗震救灾辅助决策建议的准确性;切实增强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科学有效开展震后应急处置工作,不断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
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地震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地震科技体制、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四大重点领域的改革,力争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开放合作、支撑引领、富有活力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功能完善、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的地震业务体系,法制完备、多元共治、精准有效的震灾预防治理与服务体系,职责明确、布局合理、效能显著的地震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创新计划加快部署,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顺利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全面启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地震监测预警合作,全面做好国家重大活动、特殊时段等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中国地震局广泛汇聚部门、行业、社会乃至国外的科技力量,深入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比如,直面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持之以恒地组织科研攻关。开展地震发生概率预报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建立地震监测、预报、科研、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作用,不断提高地震预报水平。联合科技部编制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规划(2017—2030年)》,大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实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地球深部探测”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努力在认识地球、减轻灾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行列。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中国地震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设立地震人才专项,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加强专家智库建设,统筹运用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营造开放合作的人才发展环境。
(作者为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
地震局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