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扫货”A股升温 举牌潮或将持续 头条焦点

2023-06-07 10:25:20 金融时报

近日,长城人寿连续增持浙江交科、中原高速两家A股上市公司达到举牌线。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浙江交科252.91万股,增持后持有浙江交科共计1.3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5.03%;买入中原高速A股802万股,增持后共计持有1.12亿股,持股比例为5.00%。

实际上,今年以来险资“扫货”A股上市公司动作频频,颇受市场高度关注。记者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披平台查询到,包括中国人寿、阳光人寿、中国太保等均已先后举牌上市公司股票。


(资料图)

“保险机构举牌频次与A股市场走势、险资机构对权益市场的判断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A股市场不少板块具有配置价值是险资举牌的主要原因。”一家中型险资机构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受资产荒影响险资频举牌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证券分析人士表示,险资举牌升温的背后,不仅是险资普遍看好今年以来权益市场的回暖,这在一季度多家上市险企业绩中均透露了这一点信息。此外,不少机构也预测了权益市场将在今年会有较好投资机会。

记者梳理中发现,近两年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热情并不高。根据同业交流数据显示,自2020年12月和谐健康保险举牌万达信息以来,保险公司共计16次“举牌”,除中国人寿对万达信息的战略增持外,其余举牌标的多为H股。据统计,2021年仅有1次主动举牌、2022年则为2次主动举牌。

“随着资本市场行情转暖,寿险公司2023年一季度投资收益整体好于2022年。从2023年一季度来看,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呈现回暖趋势,均已转正。”受访专家表示,当前因内外环境的变化,保险资金的配置压力仍然较大。一是市场资产荒的现象仍在持续;二是受益保险储蓄类产品需求的旺盛,新单保费增速的回暖推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速回暖,2023年4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同比增长10.5%,较2022年4月份的4.5%明显提升,进一步加剧了保险资金资产荒现象;三是收益率较高的非标类资产逐步到期的再投资规模,也在加剧保险资产端的配置压力;四是偿付能力二期工程及IFRS9准则的实施,也对保险资金的运用产生较大影响。

看好权益市场举牌潮有望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险资举牌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投资对象有了较大变化。与2020年险资举牌对象主要集中在银行、地产板块不同,今年以来,以环保、新能源、信息等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一些行业成为险资关注的重点。

作为被举牌方,浙江交科是一家浙江国资旗下从事基建工程业务的企业,主要业务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承揽施工、养护及工程项目管理等业务。目前,浙江交科的控股股东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2.35%。

根据长城人寿公告显示,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浙江交科股份252.01万股,增持比例为0.0970%。截至6月2日,长城人寿持有该公司股份约为1.31亿股,占后者总股本的5.0289%。浙江交科在公告中称,本次权益变动前后,控股股东未发生变化,仍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在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发文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险资加仓正在提速。总体来看,在诸多积极因素影响下,险资机构对于投资环境较为乐观。

从行业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末,险资配置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约为3.18亿元,占险资运用总额的12.7%,明显低于2020年末的13.8%和2019年末的13.2%。

有保险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前两年保险资金对于“举牌”的谨慎态度,2022年11月以后,保险机构内部对宏观经济的预期较好,部分优质公司估值还处于低位,复苏动能充足,对于机构而言,优质可投资标的较多。因此,今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或将增加。有市场专家预测,未来险资举牌对象可能更偏向金融、科技、新能源、消费等领域,也更为关注上市公司未来的表现,起到提升市场信心的作用。

“我国经济正处于温和复苏的上行阶段。”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此前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保险行业来看,长期利率的下行趋势给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带来挑战。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必然有更多的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从穿越周期的角度看,自2002年以来A股权益投资滚动7年或10年年化收益为正的概率超过93%。这也提示我们,权益市场长期投资收益率是不错的。要用长期视角去看险资投资,而不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短期时间维度去评价险资投资。”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公布的2023年第1期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保险机构对今年A股市场表现持乐观看法,总的来看,保险机构对2023年资本市场较为看好,财务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目标集中于4%至5.5%,整体投资风格较为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