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2016年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一星期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是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头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酒泉子》
南唐 冯延巳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
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
刚爱无端惆怅。
阶前行,栏畔立,欲鸡啼。
《秋晚》
唐 白居易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中途寄友人》
唐 杜牧
道傍高木尽依依,
落叶惊风处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
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
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一名随事了?
与君同采碧溪薇。
《秋夜长》
唐 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
月明白露澄清光,
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
北风受节南雁翔,
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
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皇,
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
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
寒衣徒自香。
《余干旅舍》
唐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秋夕旅怀》
唐 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临江仙 不与群芳争绝艳》
宋 叶梦得
不与群芳争绝艳,
化工自许寒梅。
一枝临晚照歌台。
眼明浑未见,弦管莫惊催。
记取刘郎归去路,
千里应话天台。
酒阑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犹有暗香回。
《客 喜》
唐 贾岛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
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
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
开口吐愁声,还却入耳来。
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
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贫居秋日》
唐 皮日休
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贫家烟爨稀,灶底阴虫语。
门小愧车马,廪空惭雀鼠。
尽室未寒衣,机声羡邻女。
《拟古 其九》
魏晋 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送崔九兴宗游蜀》
唐 王维
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
徒御犹回首,田园方掩扉。
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
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归。
余干旅舍 为君秋夜捣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