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视频|吕萌
剪辑|沙子涵
(资料图)
编辑|陶若谷
4月15日,夜里11点,张广兵坐在“共享厨房”一角,几天没有换洗的红色上衣沾着油渍和面粉,衣服内侧夹着他半天时间整理出来的外界打款记录单。厨房里,另外两个合伙人和几个来帮忙的义工坐在一起吃晚饭,聊这几天发生的事。张广兵没有参与,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手机里发布不久的郑州市金水区联合调查组公布的信息:
“经查,‘共享厨房’合伙人张某某家庭名下有90.2平方米小产权房一套、40.52平方米小公寓一套,分期付款购买白色马自达3轿车一辆。社会爱心人士赠予款额579888.25元,款项保存在银行卡、微信及支付宝中,均未支出。赠予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正在清点中,当事人已停止接受各类社会赠予。对社会爱心人士赠予的款物使用情况,将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监管。”
●2023年4月15日早上,张广兵在“共享厨房”淘米。
●2023年4月15日,在“共享厨房”做饭的张广兵。
看了许久,张广兵叹了口气,通话记录里依然显示着几百条未接来电,他无暇顾及,随手拿起桌子上的馒头咬了一口。官方发布了信息,但他并没有觉得轻松,“接下来有好多事要做,第一,我要把这个钱款公布明细。第二,物资要盘点清理,把所有问题一一解答,网上说我有公司,我是2014年注册的批发公司,以前都注销了,还说我把(捐赠)物资卖了,其实都在仓库里呢。”
●2023年4月15日,张广兵站在“共享厨房”门口,不断地有电话打入。
在金水区联合调查组公布信息的5天前,张广兵在店门口贴上了那封“告别信”。之后几天里,厨房收到了大量外界捐助,有网红博主送来20万现金。陕西渭南的王建在抖音上看到张广兵含泪讲述的视频后,开车从渭南赶到郑州,决定买一些米和油,再拿1000块钱现金给“共享厨房”。
王建的二儿子自幼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和唇腭裂,已经做了三次手术。王建已从煤矿上退休,每个月3000多块退休金,妻子没有工作,孩子手术期间也得到了外界帮助。想到要是有人能吃上自己捐的东西,“是一件挺开心的事。”
很快,“共享厨房”门口的告别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感谢视频。张广兵在视频里说,他收到了大量捐赠,将会继续经营。这个行为立刻引发网友质疑,有人表示,张广兵总是卖惨,厨房里的加工费过高,而另一些人则质疑捐款的具体用途不明。
●2023年4月14日,在“共享厨房”门口聚集的人。
●2023年4月14日,路人翻看“共享厨房”门口的物资。
●2023年4月15日,围观的人在看门口贴出的银行账户清单。
4月14日下午,厨房红色招牌前依然堆放着捐赠物资,中间留出了一条狭窄的过道,铺天盖地的议论声聚集在这里——“就不应该打着爱心的名义做这个事,钱到底去哪了?”“外面一根黄瓜卖几毛钱,他们卖两块”。时不时就有人把物资上的防水布掀开,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据合伙人魏兴江介绍,2014年,王战胜在肿瘤医院附近的菜市场炸丸子,那时常有患者家属找他借火做饭,做好饭菜后,会留下5元作为锅具炉灶的使用费,久而久之就按照这个价格收费。后来张广兵和他陆续在菜市场开了店,三人各干各的,起名叫“营养餐加工”。
2020年菜市场拆迁,他们的店不得不换地方。最早魏兴江过来看房子一问要十几万,自从2016年给患有淋巴瘤的妻子看病,家里欠了30多万,魏兴江觉得房价太贵,和张广兵、王战胜商量,一起租下了房子,合伙做“共享厨房”。
●2023年4月15日早晨,有人来到厨房询问张广兵捐赠情况。
120平米的厨房中,48个电磁炉连排摆在厨房两侧,上方安了19台抽油烟机,中间是切菜洗菜的操作台。在厨房前屋是蔬菜店,墙上贴着菜品加工价格。
“告别信”发出后,陆续有人来到这里,发现不同的菜品会被收取不同的加工费,而不是之前说的“5元做一顿饭”。据《中国慈善家》报道,收费标准的表格上,右下方还有“附加服务费”,比如使用破壁机的话,费用为3元,加热米饭的费用也是3元。这些质疑引发了更多人关注,还有人说,“共享厨房的老板开宝马住别墅”。
●2023年4月14日,患者家属穿过堆在门口的捐赠物资进厨房做饭。
●守在店门口的“共享厨房”合伙人之一王战胜。
临近晚饭时间,来厨房做饭的人多了,看见患者家属拎着不锈钢饭盒,王战胜打开一道门缝,让他们进来。如果是来送物资的快递员,王战胜会拒绝,“现在没人接收,已经不接收了,原路退回吧。”
这不是“共享厨房”第一次接受外界赠款和物资。魏兴江回忆,2020年7月搬到新址后,除了一些老顾客打电话找来,几乎没有什么新客源,加上疫情的到来,医院封闭管理,每天早上只有10几个人做饭 。也是在那时,“共享厨房”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一年后的“720”大雨期间,张广兵曾将“抗癌厨房”的遭遇通过短视频发布。不少陌生人送来物资,店里堆满米和面,还有几十袋大米和20多箱食用油。
“那时候捐的钱我们全部退了,只是把米面油留下了。后来我说不要再捐了,米面油我感觉够了,就不要了。”魏兴江说。为了存放物资,他们花了800元租下了一间仓库。
在魏兴江眼里,张广兵是个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人,还有点马虎。“有时心不能过大,会出问题的。我总是担心,毕竟法人是我。想到的、想不到的、我都得做到。”魏兴江说。捐赠的事,魏兴江之前想过停止,“之前也说过不要再送了。但他们都说我了,今年我就没吱声。三个人合伙,我不能老出头。”
自从合伙经营,每个合伙人带一个家属干活, 6个人靠这间“共享厨房”为生。卖菜的是魏兴江此前在菜场里认识的商户,和“共享厨房”分开经营,菜商每个月要付给厨房1800的房租。魏兴江觉得菜是必需品,如果觉得菜贵,可以到便宜的地方去买。
对于这几天发生的事,魏兴江也一直在思考,“那个钱真不应该接收,因为必须要经过官方认证,我们当时不清楚这一点,还是我们意识不太够。”
●4月14日,病人家属张国青在共享厨房做饭。
●为了杀菌,张国青将装好的饭盒再次用高压锅消毒。
为了给儿子炖排骨,57岁的张国青很早就推着购物车来到厨房。去年3月,张国青32岁的儿子得了白血病,为了给儿子看病,这一年花光了家里所有钱,还在外面借了20万。儿子要定期来肿瘤医院做治疗,医生告诉张国青,必须无菌饮食。这意味着饭菜都必须严格消毒,最常见的食物消毒方法是用高压锅。
张国青不敢在外面买饭吃,为了给孩子做饭,去年一直在医院旁边租房子,“我在网上搜过,没搜到,后来还是打听患者家属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张国青去过医院周围的三家共享厨房,价格基本相同,调料不要钱,炖菜10块,炒菜5块。
●做完饭后,患者家属扫码付款。
张涵的母亲被诊断为早期乳腺癌,在做第五期化疗,前两天母亲告诉她,很多人给“共享厨房”捐了钱,要是方便,可以去那里做饭。担心母亲被骗,4月15日,张涵特意来这里体验一次。
她买了番茄、鸡蛋、面,一共是7块钱,加工费5元,花了十几分钟做了一个比较快的番茄面,“因为今天我是体验,所以面放的不多,如果是两个人的量,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人均6块,能吃得不错,如果一个人性价比没那么高。”张涵说。因为化疗,母亲会恶心、没有食欲,张涵只能尽量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医院一份鸡汤是30块,两个人一天差不多要100块,性价比也不高。
●在厨房做饭的患者和家属。
●张涵用相机记录在“共享厨房”做饭的过程,准备回去拿给母亲看。
“网上说他们靠这个厨房赚钱买房买车,我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家人生病,让我能有个地方给她做饭就行。”张涵说。
为了解“共享厨房”的真实情况,刘凯专门买了火车票,连夜从南京赶到郑州。刘凯今年24岁,大学刚毕业,每天都在网上看进展, “其他城市的共享厨房,就一块钱,还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赠。这里连续三年,每一年都有捐赠,为什么还干不下去?”刘凯不解。
刘凯等了一下午,还是没有能进到厨房里,也没有看到张广兵,“希望不是打着爱心的名义去赚钱。”
●被围观的患者家属。
●2023年4月14日,夜晚,“共享厨房”周围依然人满为患。在人群之中,视频博主用手机对准店面直播。
●3月14日,在门口张贴的手写物资公告。
魏兴江算过一笔账:一天的客流量起码要在300人以上,才能回本。如果每天200多人,收入大概是1000多,去掉房租300元,再加上水电费和葱姜、油盐等各种材料费用,在没人捐赠的情况下,大米要自备,盛稀饭的袋子和用的筷子,每天花销也得四五十。“有时候,顾客煮面可能要用几双筷子;打个鸡蛋搅搅就扔掉了,有顾客怕脏,用塑料袋垫着,这些数字根本没法计算准确,很多事情是看不到的损耗。”
魏兴江介绍,今年做到现在,“共享厨房”每天的流水在1800-1900元,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100,“以前我一个人开店时,也能达到1700,但是现在是3家一起。”
去年疫情,共享厨房断断续续停了四五个月, “倒贴了一年的钱。”除了日常的厨房开支,魏兴江和妻子租房子住,每个月1000多的房租,“我们也要生活是吧。”魏兴江说。
●临近晚饭时间,患者家属在厨房中做饭。
●在“共享厨房”中摆放的电磁炉,墙上贴着“早晚送粥,请不要多打”的告示。
去年5月9日,张广兵的母亲突发脑出血,意识不清,妻子也在那段时间生了孩子,张广兵一个人在厨房、产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三个地方跑。“疫情期间厨房关了5个月,当时也没收入,厨房还得交房租,一年15万,房租每天都要付410块钱。”张广兵说。在此前,张广兵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次资金周转不过来,要么就是找亲戚朋友和同学借一点,要么就再去开一张信用卡,倒腾资金。
过去三年里,“把厨房做下去”成了张广兵口中的“使命”。而在4月13日张广兵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几个人都感觉压力很大,还出现了一些分歧和矛盾,想谋个别的生路,家里都要生活,想着去开个饭店。”
●夜晚,做饭的家属渐渐离开,魏兴江收拾厨房。
“确实急了不想干了,他(张广兵)媳妇也说他连家都顾不住,还咋弄。”魏兴江说,这次告知厨房经营困难前,张广兵找魏兴江商量过,当时魏兴江没答应,“没想到他商量好了,我只能说好。他们都答应了,我还能说什么。”
《中国慈善家》调查显示,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在2021年设立了“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大象客户端公益基金共享厨房项目”进行公开募捐,2021年3月24日至2023年4月11日,陆续有爱心人士捐款,共募集资金49878.61元。但其它形式的捐赠,是否需要受《慈善法》约束,包括公开账目,目前在法律上较难界定。
“我不敢说我们这是公益,我还是收了钱的。”魏兴江觉得,但对患者来说,共享厨房也算是做好事,“今天来的一位顾客,他四五年前就在这边看病,最近他又来了。”
(文中张国青、张涵、刘凯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