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用好课堂”凝聚学风。筑牢“第一课堂”,建立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校院领导、教督委、教指委、辅导员班主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教学检查指导,持续优化教学质效。用活“第二课堂”,推进分层分类教育,把好入学关、毕业关、成长关,围绕专业,打造精品,形成“一院一节、一院一品、一院多品、共建共享”的学风建设思路。借力“云课堂”,建强线上学习资源,建优新媒体矩阵,打造集思想引领、在线学习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学风建设网络阵地。
坚持“服务育人”促进学风。当好“智囊团”,做好学业指导,强化就业指导,开展考研指导,持续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名师进社区活动,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搭好“补给站”,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了解学生需求,持续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建好“咨询室”,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完善“六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建立“校-院-班-舍一家”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和“五个一阳光工程”危机干预体系,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坚持“榜样示范”引领学风。选树朋辈榜样,开展“学子讲堂”“三好学生标兵擂台赛”“优大生事迹报告会”宣讲榜样事迹,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领航作用。推选先进典型,打造学风建设样板项目,开展优良学风示范班级、寝室评选,总结凝练学风建设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实施精准帮扶,建立学业警示制度,联合学生党员、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等成立互促互学帮扶队伍,做好“传、帮、带”。
坚持“机制创新”保障学风。强化制度保障,继续推动党政干部深入联系学生工作,细化学风建设专项制度,形成科学统筹、一体推进的学风建设模式。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推广学风建设“六个结合”“五个一”经验,持续开展学生工作特色评估、学风学情调研、校领导午餐交流会等,不断激发学风建设创新活力。全面协同育人,切实发挥校级学风建设委员会引领作用,高位推动学风建设,各部门强化协同配合,畅通工作渠道,各学院强化任务落实,确保学风建设工作见行见效。